清末民初,东北遍地起局建绺,大大小小的绺子成百上千,胡子多如牛毛。
除了大型的绺子或者在深山老林中有据点的绺子外,其他活跃在平原地带的中小绺子,并没有固定的花亭子(据点),处于流动状态。
这些绺子在一个地方最多呆一两个月,所谓的“流寇”就是这个意思。
如此不但可以防备官兵围剿,也方便补充给养。
胡子既然是流动的,那么就避免不了走村进屯,啃富押白(吃饭休息),而且一般都是夜间。
地主老财家里有围子炮台,自然不怕,普通老百姓哪有那个条件?
当时只有极少数的村子是被整个儿围进围子里的,对于大部分村庄而言,遇到这样的事,只求平平安安把这群阎王送走。
至于说损失点儿吃的用的,那都小事儿。
陈郎中是经历过这些事的,而且他是郎中。
一般的胡子都不乐意得罪郎中,毕竟人吃五谷杂粮,谁也不敢保证没有个头疼脑热的,得罪了郎中,没人给看病。
所以陈郎中并不怕胡子,就是担心自家这闺女。
正所谓有钱的怕绑,有姑娘的怕抢。
闺女大了,越长越水灵,就怕被哪个丧良心的胡子瞧上,那这辈子可就毁了。
陈郎中刚才瞧见曲绍扬手里掐着枪了,也是怕曲绍扬年轻气盛出去惹祸。
所以就拜托曲绍扬,今晚无论如何,一定要护住陈秀芸,别让那些胡子见着她。
“陈叔,你放心吧,我就是豁出命去,也绝对不让任何人碰秀芸一指头。”
曲绍扬神色郑重的点点头,算是答应下来了。
没办法,胡子人多,刚才外头的人不是说了么?二三十号呢。
曲绍扬一个人,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够呛能对付得了。
再说了,这些胡子也不知道有没有同伙。
万一真的在村子里出了事儿,引来其他胡子报复咋办?那岂不是给村子添麻烦么?
所以,曲绍扬根本就没逞这个能。
他别的不求,只要没人招惹他,安安稳稳度过今天晚上,这就行了。
“好,那家里就拜托你了,我和你婶子过去看看。”
陈郎中点点头,去前头药铺拿了些治外伤的药,然后跟李氏一起出门,随对方前往胡子落脚的地方。
陈家这边,曲绍扬熄了灯,跟陈秀芸俩人就在东屋炕上坐着。
曲绍扬将两棵步枪全都装上子弹,这种步枪的弹仓就在枪管下面,是跟枪管平行的管式弹仓,在枪的机匣右侧开了个续弹塞入口及护盖。
这款枪可以内置七到八发子弹,操作熟练的话,平均一分钟可以发射三十发子弹。
当然,这种枪也有缺点,就是卧式射击不方便。
同时由于管式弹仓的原因,连续射击时重心发生偏移,容易造成射击不准确,对使用者的枪法要求高一些。
以曲绍扬的枪法,他有信心,哪怕是来十个八个的胡子,他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这些人撂倒。
“秀芸你别怕,你爹不是说了么?这些胡子就是过路的,无非是弄点儿吃的东西而已。
你放心,有我呢,你看我这还有两棵枪,真要是有胡子来了,我就收拾他。”
曲绍扬察觉到陈秀芸的紧张,便小声安慰她。
“大青沟这头常过胡子么?以前有没有经历过?”
曲绍扬随意跟陈秀芸聊天,想要缓解她紧张的情绪。
“太小的时候记不清了,反正我十岁那年,村里来过一次胡子。
那时候我哥他们都还在家呢,就被叫去给喂马遛马了。
我爹我娘,也是被叫走,给胡子治伤、做饭啥的,好像是忙活了一晚上,第二天那些胡子就走了。
不过,村里也让胡子给霍霍够呛,猪、鸡啥的杀了不少,全都炖了吃,那些胡子就跟饿死鬼投胎似的。
听我娘说,她们一群女人给做饭,烙饼、擀面条、包饺子。
好一顿忙活呢,才把那些胡子给喂饱了。”陈秀芸仔细回忆着当年的情形。
“那些胡子吃饺子只吃肚儿,不吃边儿,一口一个把肚儿咬下来,边儿就整整齐齐的放着。
等他们走的时候,还得让村里人给预备盐、大酱、油、饼等东西,不把他们打发乐呵了不行。
那年好像我家药铺,还让他们弄走不少治外伤的药呢。”说到这儿,陈秀芸忍不住叹气。
“那你爹娘怎么就没想着搬到城里去住呢?”
曲绍扬其实一直挺好奇的,按说,陈郎中家里条件应该不差。
俩儿子一个在县城念书,一个在辽阳镖局当学徒,家里就陈郎中夫妻领着个闺女过。
大青沟也不算是多么繁华的地方,为啥陈郎中就不肯领着家人去城里住呢?
“我爹说,他在村里习惯了。
我爹不太大的时候就跟家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