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开始呢。除了从未来回来的人外,纵然窥测到一些未来的变化,也是很难以下定决心的。
杨可琳拥有的不是同时代人的信息差,她拥有的是重来一次的宝贵的确定未来。
“可琳,怎么这样快就回来?”
杨可琳点头:“没什么意思。”
“沪市怎么会没意思!”她去过一次都不得不感慨,就是三十年后她的家乡也不会有沪市如今的模样。若是没有漫长的过渡期,第一次抵达沪市,她定然要认为到达了两个世界。
不是窄小的黄泥路,而是宽阔的水泥路。
下雨天出门也不用担心,沾了黄泥的脚重到抬不起来。
沪市与她的家乡就像是两个世界。
怎么会没有什么意思。
何况沪市还是杨可琳的家乡……
“没有多大的变化。”
哦,原来是因为变化太小了。
杨可琳不介意“有关系”这样一回事,一些人是觉得不好意思开口,但也存在一些人“不好意思拒绝”。很多时候,机会都是由自己争取的。在家庭这个小战场上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杨可琳的胆子也变大了。
生出一种,命不由天之感。
日子过得不顺意的上辈子,实在是被蒙蔽了双眼,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小圈子里也没有长出什么见识。这辈子回来后先是去了兵团,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年纪相当的热血青年,后又到了大学这个小社会,拥有了更多的人脉与资源。
跟去棉纺厂当螺丝钉的陈柚不同,去年暑假杨可琳就通过关系进入厂里实习,像她这样的大学生在厂里是受到优待的。人一旦有本事,被人瞧得起,路子都顺了不少。
有了上辈子的日子作对比,杨可琳对很多事情都提高了忍受能力。在家属院的时候,作能给她带来好处,她自然乐得当一个作精,让那些想着欺负她的人,想着她不好的人,都失望不爽。
张依依的来信,杨可琳并不是很放在心上,她一旦回到学校里头,沪市的事便不太值得她记挂。只要她过得有出息,郭春雅母女两个心里就不会有多么的好受。信中提起陈柚的“翻身仗”杨可琳也只是多看了一眼,实则无论有没有翻身仗,郭春雅陈柚两个人都离了心,不能跟上辈子一样坚定站在同一侧。
或许是有了儿子,女儿不再是唯一,后妈在意起名声,所以这辈子注定了后妈跟陈柚的离心。弟弟的出生,也不是没有一星半点儿的好处,不过对这个异母的弟弟,杨可琳还是起不了多少的爱心。
那虽然是她的弟弟,但更是郭春雅的血肉。
倒是可以将人拉拢过来,只是费精力也不太值得。要是自己生孩子早,这弟弟的年纪都可以当她儿子了,杨可琳不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年纪跟自己相差这样大的弟弟为自己撑腰。对于家弟弟的出生,杨可琳打心底是不欢迎的,只是这样的不爽她知道自己不能够表露出来。
在弟弟出生之前,自己是父亲唯一的孩子,而弟弟的出生加深了父亲跟郭春雅的关系。光是想着这一点,杨可琳心里头就不太舒服。
之前那么多年都没有一个孩子的出生,上辈子也没有弟弟的存在,怎么这辈子就有了呢。在兵团的时候,她还为有一个弟弟庆幸过,觉得这条生命是因为自己而来的,但是进入大学之后,这样的观念又发生了变化。
她意识到,这个孩子是从郭春雅的肚子里爬出来的。
就算是这个孩子与她有缘,那又怎么样呢,那也是郭春雅的孩子。
杨可琳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在以后她也会有自己的孩子,跟上辈子不一样的,那才是因自己而来的生命。
郭春雅对儿子的宝贵,让杨可琳意识到小石头跟郭春雅断不开的瓜葛。过去那点因为不为人知的原因而对弟弟产生的在意与喜爱,在见识到郭春雅对小石头的亲近之后也逐渐消散。
她既争不过郭春雅,纵然可以胜利,也没有多大的必要。
杀鸡焉用牛刀。
郭春雅,不再是她人生的束缚。
宋樟跟杨可琳在草原兵团的时候就认识,到了大学里也算是“他乡遇故知”,宋樟对杨可琳有几分照顾。大学,是宋樟的姐姐一直希望宋樟念的。在草原兵团遇见那样一群青年,宋樟心里头也认识到念书的重要性。如果他是一个高中生也就算了,偏偏他只是一个初中生,草原兵团里头的能人可不少。
就是知青们搞对象,那也是很考验“算言酸语”的。
当然那也称作浪漫。
当然不至于是为了搞对象而念书,在军队里提升个人文化水平很有必要。宋樟不是文盲,但文化水平也不说有多高,能够成为一名大学生,这个机会他也是珍惜的。一开始在兵团,还有些人因为他的初中学历,对他颇有微词。这种意见不是摆在明面上的,知青们都还年轻,许多人都没有学会遮掩自己的情绪,一些看法本身是没有恶意的,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