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后,李半夏迫不及待拿起钱匣子进了屋子,小小看见哥哥跑的飞快,想要哥哥抱,可是哥哥根本不理他,眼泪汪汪抽泣起来。
卫央一边卸车一边哄孩子:“哥哥钻钱眼里去了,嫂子领你去河边骑马,好不好?”
小小一听骑马,立刻破涕为笑,举起小手胡乱“驾驾”起来。
李半夏把匣子里的钱倒在桌上,一个个数了起来。数到一百个,就用棉线穿起来。今天一共带了二十多斤粉条,共收获728文钱。折合起来卖了104碗,扣除成本,今天出摊净赚286文。
李半夏美滋滋地把铜钱装好。如果一天能赚将近三钱银子,一个月的话,能赚到八两呢。
双胞胎在上学的时候就知道今天要出去摆摊,但是他们不能参与。放学了就飞快地跑回家,看见院子里的马车,知道哥哥和嫂子回来了,急匆匆地跑进屋里。
俩人一左一右围着哥哥,李大宝嘴快,询问道:“哥哥,你摆摊赚钱了吗?”
看见哥哥脸色,二宝嘻嘻地笑起来。
俩人扒着铜钱欣赏了一会,李半夏拿出今天在县城买的糕点给两个人分着吃。两个孩子吃了块糕点之后就一溜烟跑去看马。
家里买了这匹马之后最高兴的就是双胞胎,早起就去割草喂马,放学之后也是先去喂马,时不时地还央求嫂子骑上一骑。要不是长得小,刷毛的任务都能揽下来。
两人在河边的草地上看到了卫央和小小。
小小骑在马背上,嘴里叽哩咕噜地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两个小拳头在空中飞舞,很是开心。
卫央把三个孩子轮流放上马背,一个个兴奋地嗷嗷叫,几人骑个够。快傍晚才意犹未尽地从马上下来,小小还舍不得下来,搂着嫂子的脖子喊:“骑马马,骑马马!”李大宝安慰弟弟:“今天太晚了,明天再来骑。”
马儿吃饱,慢悠悠往回走,卫央抱着小小,大宝和二宝抢着牵绳子,几人走进村子。家家户户开始做饭,时而有夫郎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和炊烟交织在一起。
自家院中,饭和菜已经做好,李半夏抬头看他们进来,招招手叫洗手吃饭。卫央去拴马,三个孩子去洗手,双胞胎很勤快,跑进厨房帮哥哥。
天有些暗了,院中点上油灯,几人围坐在桌子边吃饭。小飞虫绕着灯罩飞舞,小小咿咿呀呀用不好筷子,李半夏拿起勺子喂他。卫央接了过来,让他好好吃饭。双胞胎给哥哥和嫂子讲今天夫子交了几个字,读了几句诗词,李半夏静静地听着,嘴角一直翘起。
普通人家吃晚饭的平常一幕,卫央心里一片安宁。
吃过饭,张屠户把骨头送来,李半夏继续熬大骨汤。卫央去大院子里洗红薯粉。家中存的红薯基本用光,出了六七十斤的粉条,今天一下用掉二十多斤,后续要跟上。
她去找了村长,在村中发布了收红薯的任务。村子中的红薯卖去县城的话距离很远,而且只卖一文钱一斤车费又太贵,不划算,所以都是自家吃。听见李家买红薯,村民热情高涨,纷纷拿出自家红薯来售卖,一时间人来人往。
只一个上午,就收了近一千斤,足够两人用上一段时间。
第一天出摊准备不足,带的红薯粉少。第二次李半夏学聪明了,带的足够多。摆了几天摊,客流量最终稳定在120-150碗。
因为价钱不低,很多县城的居民会过来吃新鲜,但不是每天都吃。他们的主要客户群体还是在货站卸货的一些工人及来往的客商伙计。
最主要的是酸辣粉在县城中是独一份的,所以他的收入还算稳定。
摆摊的日子过得特别充实。每天都行程都快得很排的很紧。
按照卫央的说法,他们主业还是卖干粉条,前期的酸辣粉只是为了打响名声,扩开销路。做淀粉需要时间晾晒,两人忙的脱不开身,无法大规模生产。
很多小吃摊主会趁机打探,这个粉到底是什么做的,由于是李家是独门秘方,他们只能作罢。一些大的食肆和酒楼也听说这新奇的玩意。明里暗里也在打探来源。
李家酸辣粉一时间在街头巷尾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