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夜校”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的早期革命斗争形式,在启发民智、争取民权的斗争中起到了独特的历史作用,为大别山区农村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那时候,信阳农村普遍成立了农会、妇救会等组织,开展了减租减息、移风易俗等运动。农民也能够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名词了。夜校教育人们移风易俗不收彩礼,“有房无房你也别提,搭个窝棚也将就地;有盖的没盖的你也别提,铺着毡子盖着席也将就地……”;教育人们放平心态不要攀比,“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见了推车汉……”。那时候庄户人家有几个能念书识字的?进夜校一不收费,二不耽误农活,三可以读书识字,农忙时三六九上学,冬春农闲时每晚都开课,农民都非常乐意,也都纷纷成为陈子美和陈易安兄妹俩的学生。
高怀英看着这个能文能武一心报国的男人,被他感动,终于放下心中的成见,璀璨如同朝阳的女孩就这样加入了陈子美的便衣队,也参与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两个人并肩扶持,一直到革命胜利,大别山薪火相传的佳话从来没有断过。
而二妹陈易安也遇见了志同道合的人曾成采。他曾是重庆育才学校的学生,受教于校长陶行知,对于校长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传承这一思想。古代的孔子开私学提倡“有教无类”,首开平民教育之先河。近代的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又出现了位努力践行平民教育的人物,并根据"生活教育”的理论创助了各类新型学校。因信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后来认识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遂”又改名为陶行知,并终生在教育实践中探索求知开展平民教育运动,反对鼓吹“劳心者治人”而脱离生产劳动的不良传统。他虽是从美国归来的留学生,却脱下西服,穿草鞋和师生起开荒并倡导学习“南泥湾精神”。
陶行知从美国学成归国之时,正值国内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他马上以极大热情投身教育改革,并决心改变只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办学方式,用平民教育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他认为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主张"到民间去”,还立下宏愿,要筹措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提倡开设100万所学校,改造100万个乡村。为了实践理想,1926年,陶行知在南京神策门外老山脚下的小庄创建了一所乡村师范学校,自任校长,还改地名为“晓庄”,取日出而作之意。在这所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一起建茅屋。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的理论,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生活本领”。抗日战争期间,陶行知又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把“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培养“人才幼苗”的实践中。育才学校择优选拔有特殊才能的优秀儿童,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条件聘请大批专家学者担任教师。校内不仅教学生文化课,还努力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陶行知又派学生戴爱莲等人到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学习《兄妹开荒》等秧歌剧,在校内组织演出。他还倡导学习“南泥湾精神”,带领列师生开荒30亩,建立了育才农场。这种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引人瞩目的创举,使陶行知独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誉满中外。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学到老,活到老。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陶行知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陶行知认为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会大量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因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会生活,所以“整个社会的运动,就是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它的血脉是自然相通的”。“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人民大众的“小众教育”,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