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篮子脏衣服,看着宋伯玉风风火火的样子,无奈摇头,转身向相反方向走去。 她虽只有十岁,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要干些力所能及的营生赚钱。 替城中富户浆洗衣物,缝补旧衣,就是她的主要工作。 二人的爹娘看兄妹两人已走,相视一笑。 宋伯玉的爹是拉人力平板车的送货郎,他娘是酒楼后厨洗刷碗筷的厨娘,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也立刻出门上工了。 宋伯玉一路飞奔,如同脱缰野马,终于在辰时前抵达杜学究的私塾。 杜学究乃是坊郭中户,名叫杜如风,家有一套四合院和两个泥瓦房,年轻时是官户子弟的陪读,后更担任县令私吏(无编制),是个有文采本事的人。 只是当朝制度,只有官户才能参加中正人物品第出仕,上上户和上户才能作为形势大户承担吏役,成为经制吏(编制吏员)。 杜学究虽有文采,办事也算干练,但局限于制度,根本不可能出头。 他慢慢心灰意冷,年仅三十五就回府城,开了个私塾教书靠束脩度日,至今已经四十五岁了。 随着大虞城市经济发展,市井繁荣起来,各种工商活动都需要用到识字和算数,只要能粗通文字数算,可选择的职业和月钱起点会高很多。 杜学究所招学生皆为贫寒子弟,读书的主要目标是就是实用,识文认字和数算。 因此杜学究只教《千字文》、《算学启蒙》和练小楷。 辰时,就是杜学究规定的练字时间。 宋伯玉十岁蒙学,至今三年。 自大难不死,就开了窍,学习进度很快,尤其是算学更是鹤立鸡群,很得杜学究欣赏。 他前世好歹是本科毕业,融合记忆后对此世界很熟悉,只有小学四年级程度的《算学启蒙》对他来说确实很简单。 《千字文》的理解记忆也不是什么难事,反而是书法水平一般。 杜学究多次提点教诲: “你的读书天资不错,可以说是个读书种子,做个大商行的账房先生,日后在府城定居不是问题。 但普通人多以貌取人,在学更是以字取人。你如果不把这小楷练好,日后会错失良机,悔之晚矣。” 宋伯玉深以为然,来到这世界已经一月有余,在穿越之初更见识了官府的平异郎官们借法器施展灵术。 他对这些非凡力量当然充满向往,但他更是脚踏实地之人,修行岂是易事,法财侣地缺一不可。 先提高学识,找个好工作,有了足够财力,才好寻求非凡法门,说不定还能回到原来的世界。 如能想办法进入靖平衙门这种官方修士机构,更是康庄大道,只是受限身份,恐怕难以进入。 正在他一边想一边铺开黄纸练字时,杜学究走了进来。 杜学究今天面色红润,眼眸精亮,与过去暮气沉沉的样子很不一样,他中气十足的说道: “各位学子,各位学子,先停下,我有重大好消息宣布!” 众人皆迷惑不解,抬头看着杜学究,有胆子大的学子问道:“敢问先生,是何好消息?” 杜学究心情极好,他走到众人面前,先对至圣先师周圣人牌位鞠躬作揖,然后转身面向众人,笑容难以抑制: “今上圣明,为使野无遗才,人尽其用,特开设考举,抡选干才!” 众人不明所以,宋伯玉则想到了前世的影响千年的制度,忙起身施礼问道: “请教先生,这考举究竟是何意思?” 杜学就摸了摸胡子,笑道: “考举,与品第人物同为举制,也就是所谓选官之法。 当下,人物品第之法保留,同时并行考举制。 考举制分为考官科和考吏科,官户可直接参与考官,普通吏户、民户需先考吏,待为经制吏五年以上,累迁流年,即可考官…… 官科考校明经、明算、明律、诗赋和策论五门,其中策论占总分一半,其题总揽全局,需高屋建瓴、针砭时弊。 吏科考校明字、明算、明律和实务四门,四门各占分相同,实务具体细微,需措施有效、言之有物。 对了,民户必须为主户……” 这个制度,比前世的科举制更好,毕竟为官者少,为吏者多,且吏乃官府基层触角。 此法先让贫苦读书人为吏,累年后再为官,就能得到一群能实干有文采的复合型人才。 宋伯玉听着对方侃侃而谈,心情渐渐激动,刚刚苦于想进官府无门,这就来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