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碰过!” 话音刚落,他瞧见对面的生,露出了一种怔然如水、充满哀伤的神情,似清风般低回。 “那是你师祖留下的琴”,于谦轻声叹息。 那张题字为「正气歌」的琴,犹是悬挂在墙,仿佛轻轻拨弦,还能见那年舟山岛穿林而过的海风声。 却是斯人已去。 遗挂犹在壁,流芳未及歇。 小朱元璋拽拽他衣角:“生不难过,师祖是个怎样的人?” 于谦把弟子散落的作业收拾起来,微微一: “他啊,是一个很好很好,影响了一生,让人见了就觉得「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人。” …… 张珪的汉法有效缓解了汉人的处境,让百姓生活出现好转。 然而,随着至治三年,张珪罢相,朝廷叛党发生政变,一切重又陷入了无尽的深渊。 小朱元璋有感于生民哀苦,决定外出行,谋一番大。 他这次,倒也不是孤零零一个人路。 他的一个“伯公”,庐陵著名富商张千载,散尽家财,给了他一大笔启动资金。 他的另一个“伯公”,浙东著名民间义士领袖谢翱,则给了他一批故旧的联络方式,与可用的人马。 这些年间,外公陈英在安徽一带行,陆续遇见了不少可塑之才。 比如,一个天生伟力,身高臂长,成天想着打架的小朋友。 比如,一个年幼多病,家境贫寒,口体之奉皆不若人,却又过目不忘的小神童。 比如,一个出生在晨曦东升之时,极其聪明伶俐,喜欢剖击问难的怪才。 等等,还有很多。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平虏军曾在这些人的家乡征战过,带来的蝴蝶效应,他们的出生都大大提前了。 陈英将这些人通通打包,送了鹭洲。 于谦:“……” 他这里难道是大明开国功臣培训班吗? 反正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教就教吧。 于谦特意写信把谢翱召唤过来,让他教导小常遇春的武艺。 谢翱此时正负剑千万里,四处行侠仗义,浪迹人间,说他来,最激动的还是小宋濂。 在原本的历史,他就是谢翱的超级粉丝一枚。 不仅给谢翱写了传,还盛赞对方横绝当代,直追盛唐,“崭拔峭劲,雷电恍惚,出入风雨中”。 他一度兴奋夜不能寐,把自己扭成了麻花,逢人就说:“拜托拜托,那可是谢皋羽啊,超棒的!也跟着他习剑!” 于谦:“……” 众人:“……” 看看你这小胳膊小腿的,可悠着点吧。 小常遇春:啧,这家伙好弱小,需保护。 众人在数年后,终于学有成,这次也跟着朱元璋一同出山,共襄盛举。 众人向他挥手:“于生,们啦!” 天幕的明太/祖:“……” 小朱元璋咋运气恁滴好,这波简直属于神仙开局,人才、钱财、义军全都有了! 跟他的「开局一个碗」对比,简直不太扎心好吧! 于谦送弟子们离开鹭洲,衣衫猎猎,立在斜阳里,目送一行人远去。 小朱元璋忽然回头,问他的生:“您在此处这多年,教导门生无数,向四面八方,就没想过去别的地方看看?” 于谦摇头,回望着山水如烟,江晚烟霞。 “现在这样,已经足够了。” 这一。 小朱元璋离开了鹭洲,一步迈出,进入了历史前进的滚滚洪流之中,即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一个充满蓬勃希望,由华夏人,开汉家天的新时代。 是年春,张养浩深感元廷腐朽,已不可救,选择挂印辞官归去。 “于生若不弃”,这位元朝一大儒说,“愿从此留在书院,诗书耕读,教导以终。” 数十年间,从鹭洲书院出了贤臣进士无数,照料天下生民。如今,在局势动荡的时候,又培养出了新一批人杰,即将改朝换代,开天辟地。 两朝栋梁,悉出自此。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于治世提供能臣,谋求安定;于乱世英杰辈出,解苍生忧。 张养浩从前还疑惑,古来有学问的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