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再商议此事。”于是,众人将丹诏供养在三清殿上,然后与众官员一起前往方丈处。
太尉居中坐下后,执事人员献上茶水,并呈上了丰盛的斋菜,水陆俱备。用过斋饭后,太尉再次询问真人:“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为何不派人去请他下来相见并宣读诏书呢?”真人回答道:“太尉,这代祖师虽然在山顶,但他的道行非常高深,自在清高,不喜欢被凡尘所扰。他能驾雾兴云,行踪不定,从未下山。我们平常也很难见到他,怎么能派人请得下来呢?”
太尉听后说道:“这样的话怎么能见到他呢?现在京师瘟疫盛行,天子特地派遣我为使者,手持御书丹诏和龙香来请天师做法事祈福消灾。像这样怎么办呢?”真人回答道:“如果朝廷天子要救万民于水火之中,除非太尉您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和决心。您需要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不带随从人员、自己背着诏书、焚烧御香并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才能得见。如果您心不诚只是空走一趟那也难以见到他。”
太尉听后便说:“我从京师吃素到此已经表现出极大的诚意了!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吧!明天一早我就上山去请天师!”当晚众人各自歇息不再多言。
次日五更时分,众道士早已起来,准备好了香汤和斋供。他们请太尉起来,用香汤沐浴后,换上了一身新鲜的布衣,脚下穿着麻鞋草履。太尉吃了素斋,接过丹诏,用黄罗包袱背在背上,手里提着银手炉,炉内降降地烧着御香。许多道士和众人等送他到后山,并指明了上山的路径。
真人再次叮嘱道:“太尉要救万民于水火,千万不要有退悔之心,只顾一心一意地上去请天师。”太尉别了众人,口诵天尊宝号,坚定地纵步上山。
当他走到半山腰时,抬头望去,只见山顶直插云霄,果然是一座雄伟的大山。这座山根盘地角,顶接天心,远观似乎能磨断乱云的痕迹,近看则像能平吞明月的魂魄。山上的景色高低不等,形态各异,有的地方被称为山,有的地方被称为岫,还有孤岭、路、顶、峦、穴、岩、洞、府、径、道、涧、溪、泉等各种名称。
左壁掩映着右壁,云雾缭绕其间。山峰锥尖细小,崎岖陡峭,悬空险峻,却又削平如镜。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整个山林景色宛如用青黛染成的千块玉石,又似碧纱笼罩的万堆烟雾,美不胜收。
洪太尉独自一人行走在山间,经过了一连串的爬坡转路,拉着葛藤攀登,大约已经走过了数个山头,走了三二里多路。渐渐地,他感到脚酸腿软,力不从心,虽然口里不说,但心中却在嘀咕:“我是朝廷的贵官公子,在京师时都是睡在厚厚的垫子上,吃着丰盛的美食,尚且会感到倦怠。何时曾穿过草鞋,走过这样的山路呢?天知道那天师在哪里,却让我受这样的苦!”
他再走了不到三五十步,便感到肩膀酸痛,气喘吁吁。突然,从山凹里刮起一阵风,风过后,松树背后传来一声如同奔雷的吼叫,接着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洪太尉被吓了一跳,大叫一声:“阿呀!”然后往后便倒。他偷偷地看了看那只大虫,只见它:毛发披散着一带黄金色,爪子露出银钩般的十八只。眼睛如同闪电,尾巴像鞭子一样灵活,嘴巴像血盆大口,牙齿如同戟一般锋利。它伸腰展臂,显得狰狞可怖;摆尾摇头时,发出如同霹雳般的声音。山中的狐狸和兔子都躲藏起来,涧下的獐子和狍子也都收敛了踪迹。
那只大虫盯着洪太尉看了一会儿,左盘右旋,咆哮了一回,然后突然跳向后山坡下消失了。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被吓得魂飞魄散,牙齿打颤,浑身麻木,两腿无力,像斗败的公鸡一样,口中连声叫苦。直到大虫离去了一盏茶的时间,他才勉强爬起来,重新收拾好地上的香炉,再次点燃龙香,继续往山上走去,决心一定要找到天师。
洪太尉又走了三五十步,口中连声叹气,抱怨道:“皇帝御限,差我来这里,让我受这场惊恐。”话还没说完,突然又感到一阵风吹来,带着一股毒气直冲向他。他定睛一看,发现山边的竹藤里簌簌作响,接着窜出一条像吊桶大小、雪花般白蛇来。洪太尉见状大惊失色,扔掉了手中的手炉,大叫一声:“我今番死也!”然后往后便倒在一块盘砣石边。
他微微睁开眼睛,看到那条蛇昂首挺胸,犹如惊飙骤起,眼中闪烁着电光。它一动荡就能折断峡谷、推倒山冈;一呼吸就能吹散云雾、吐出雾气。它的鳞甲错乱分明,犹如千片碎玉;尾梢斜卷着,像一堆银色的丝线。洪太尉被吓得心惊胆战,无法动弹。
那条大蛇直接冲到盘砣石边,朝着洪太尉盘绕成一堆。它的两只眼睛迸射出金光,张开巨大的口,吐出舌头,向洪太尉脸上喷出毒气,吓得太尉三魂七魄都飘荡不定。大蛇盯着洪太尉看了一会儿,然后迅速向山下溜走,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洪太尉好不容易才爬起来,喘着气说:“惭愧啊!真是吓死我了!”他检查自己的身体,发现寒毛竖起,比馉饳儿(一种面点)还要大。他口中大骂那些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