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虽然仍具备较高的政治地位,但权势却已经遭到秘书(中书)机构的分割。
曹叡时期的尚书令陈矫、裴潜等人,不仅没有专断之权,反而更类似年高德劭的耆老勋贵(2人皆是建安时代便追随曹操的旧人),已经与东汉的3公十分相似,近乎于荣衔。
到了曹芳时期,尚书令司马孚被3位年轻尚书架空,乃至朝中流传歌谣,称“台中有3狗”。3狗,指何晏、丁谧、邓飏,至于尚书令司马孚则遭到忽视。
故于时谤书,谓“(尚书)台中有3狗,2狗崖柴不可当,1狗凭默(指曹爽)作疽囊。”3狗,谓何、邓、丁也。--《魏略》
概而论之,在曹丕改秘书为中书之后,中书监、中书令在某种意义上削弱了尚书令的权力,成为制衡尚书台的组织。
历史的有趣之处恰在于此。
西汉时3公权势过重,有封驳谏诤之权,几乎能与皇帝分庭抗礼;因此汉武帝强化尚书权力以削弱3公。
魏晋时尚书权力过重,“总领纲纪,无所不统”,权势甚至过于昔日3公,因此曹丕、曹叡强化秘书(中书)以削弱尚书。
历史的诡异之处恰在于此。
宗法专制社会中,君主为了削弱旧机构的权力,往往会设立1个全新机构。然而在旧机构瓦解之后,新机构又难免出现权力扩张,成为下1轮的打击对象。
尚书台的诞生、发展与变迁,反映出宗法社会中、机构权力无限扩张的痼疾。
为了限制旧有机构的权力扩张,便需要增设新的机构,但新的机构又必然会走向相同结果,陷入无限轮回的怪圈。
它同时会产生另1个问题,即冗官冗员。
因为旧有机构不可能被完全取缔,比如尚书令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之后,3公9卿依然存在;中书令成为宰相之后,尚书台也未见撤销。
隋唐时期,尚书机构、中书机构、侍中机构分别演化为尚书、中书、门下3省,试图通过分割权力达到制衡目的。
这1举措虽然短期内稍有成效,然而后世朝代“架空旧职,增设新职”的浪潮却未见缓解。
比如两汉之际的3公在隋唐之后已经成为荣誉性质的加衔;光禄大夫1职,在王邋遢…不不不,王荆公元丰改制后,甚至沦为散官的品级序列标志,也就是寄禄官。
以“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等形式出现,与最初的职事彻底分离。
借用阎步克在《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中的理念来说,这1现象便是职位与品位的转化。即当局经常把职位当品位来使用,从而造成职事官的品位化。
旧的“职事官”不断沦为品位头衔,新的“差遣官”因此层出不穷,它们随着时间流逝,又成为后世的品位头衔,走向新1轮循环。
两宋的冗官,1部分锅可以甩给千年前的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