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七章 冬去春复至,斗转引星移7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冬去春复至,斗转引星移7(2 / 4)

坚被追封为东吴皇帝,实则在法理上是不能服众的。

孙权追封孙坚为帝,无疑是为了强化自己的法统;

但孙坚的嫡长子孙策仅被追封为王,又显得十分荒唐。

如果按照宗法社会的继承原则,孙坚的嫡长子孙策1系,是无可争议的大宗继承人。

在意外遇害之前(西历200年),孙策从未考虑过传位给孙权。

彼时张昭等人甚至认为,孙权的弟弟孙翊,上台的几率都比孙权要大。

(孙)翊名俨,性似(孙)策。(孙)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

摘自鱼豢《典略》

孙策最初的想法,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孙绍。

绍者,继承也。

(孙)权称尊号,追谥(孙)策曰长沙桓王,封(孙策)子(孙)绍为吴侯。摘自

《吴书之孙讨逆传》

绍,继也。

出自《说文解字》

孙绍成年后,承袭了其父的吴侯爵位。

但“吴侯”的政治隐喻过于强烈,最终孙绍的吴侯头衔被孙权褫夺,改封上虞侯。

(孙权)封(孙策)子(孙)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

摘自《吴书之孙讨逆传》

上虞县在会稽郡,可知是孙权刻意削弱孙策子嗣与“吴地”的关联。

至于吴侯爵位,则被孙权收归囊中,赐予自己的直系子孙;

最终,由孙登的儿子孙英(孙权之孙),继承了吴侯爵位。

(孙登)子璠、希,皆早卒,次子(孙)英,封吴侯。

摘自《吴书孙登传》

1言蔽之,在争夺统绪、正朔及继位权时,古今中外的所有皇室都1个尿性:

毫无亲情!

因此,熟知历史的赵旻,才会毫不犹豫答应孙策的托付。

如此,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好事。

何况对孙家人来说,赵旻绝对不能算外人。

尽管赵旻非常不喜欢孙权,但为了孙策,赵旻还是不得不如此做。

香妹子或许想不到这么多,但她至少已清楚,赵旻用心良苦。

大乔见香妹子默然不语,便擦干泪水,柔声道。

“阿香,妾窃以为,或许从文心中仍对吴侯怀有愧疚,故而从文方才如此鼎力相助孙家渡过此难关。”

香妹子有些惊愕地看向大乔,妹子霍然发觉,大乔竟然如此懂赵旻。

卫府书房内。

赵旻为已熟睡的孙绍掖好被角、将这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然后其人披上大氅,负手走到窗前,蹙眉遥望东南方、眼中隐现泪光。

如是,江南之乱后,短短半月间,逝者安息,而生者的日子复又归于平静。

两日后,桓阶率1众流寓荆州之士人先至许都;

其后数日,费观也护送石韬、崔州平和庞统归来。

石韬、崔州平、庞统、司马芝、王粲、裴潜、繁钦、傅巽、和洽等人,有效补充了赵旻的人才库。

历史上的建安7子之1王粲,是1名优秀的笔杆子;

司马芝、裴潜…等人,皆是能吏干吏,其中傅巽还是凉州北地人、西汉名臣傅介子之后人、当年凉州义士傅燮的族亲。

石韬、崔州平目前便足以胜任1州刺史;

至于庞统,则更是赵旻所急需的重设西域都护府的重要即战力。

赵旻终于从孙策意外身亡的悲痛中缓过劲来。

在此期间,来自凉州、益州、中原、江南的好消息接踵而至。

【作者题外话】:这1章,咱们详细聊1聊,孙权是如何对待孙策1脉后人的。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孙权称帝后,曾追封其兄孙策为长沙桓王。对此,《3国志》作者陈寿颇有微词。

陈寿认为孙策有定鼎江东之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崇,在义理上显得过于吝啬。

割据江东,(孙)策之基兆也,而(孙)权尊崇未至,(策)子(孙绍)止侯爵,于义俭矣。--《吴书孙讨逆传》

客观评价,孙权赐予孙策的封号确实配不上他的功绩与地位。但事件背后,涉及到复杂的政治因素。

其1是统绪问题。

孙策是孙坚的嫡长子,孙权又以“兄终弟及”的形式上台,因此对孙策地位的安排,关乎东吴的承继统绪。

其2是孙策与江东大族的关系问题。

在征伐江东的过程中,孙策“诛戮名豪,威行邻国”,吴郡、会稽大姓屡受迫害。在此背景下,如果过分尊崇孙策,无疑会使江东大族心生疑惧,破坏孙权的统治基础。

但无论如何,孙权,尤其是孙权1脉的后人,对待孙策后人,都显得格外刻薄!

孙策未能被追尊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