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万氏的焦急,清荷却很淡定从容,她轻声安慰万氏:“娘,他家卖的是面,咱们家卖的是粉,这里头的东西不一样,喜欢吃粉的人还是会来咱家摊子的。“
“而且他家没偷没抢,自己琢磨出来的口味,是人家自己的本事,咱们也不能说什么。”
“可是咱家马上要盖房子,盖房子花费大,每个月的进账少了,缺了钱你弟弟念书咋办哟!”万氏还是担心。
家里刚买了地,下个月就要盖新房,清文又在念书,先前的银子花得都差不多了,如今酸辣粉的生意就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没事的,娘,咱家的摊子上也不能一直只卖酸辣粉,只卖一样吃食,再好吃的东西也会吃腻的。我准备再推出一种新的吃食,还是用红薯粉做的。”
清荷看了看万氏,见她仔细听着,继续说:“娘,你别想太多了,反正啊,只要别人不会做红薯粉条,咱家的生意就不会断的。”
万氏不过一时慌了神,这会听清荷一说,明白女儿心里有了应对的法子,心下顿时踏实了许多,她伸手摸摸清荷的头发,心里觉得很欣慰:“家里幸好有你在,要不然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娘,只要咱家里是一条心,没什么事情过不去的。”清荷靠在万氏怀里,贪婪地享受着母亲的温暖。
吃食容易被模仿,这是清荷早就想到的,长年跟灶台打交道的人,吃到好吃的,细细品味一番,大多都能做出个六七成相似。
但食客的嘴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别说做出六七成相似,就是只差一成,有些人也是能吃得出来的。
摆摊卖吃食,卖的种类不能太多,多了顾不过来,最好是跟酸辣粉一样,又快又好吃的,做起来也能轻省些。
她琢磨了许久,才决定在摊子上加卖一样肥肠粉,肥肠粉也是用红薯粉做的,家里也就能直接供应上。
红薯粉条是现成的,肥肠也不难买,只是肥肠粉里头还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就是豆芽。
清荷好像没有在这个时代见过豆芽,她大概知道怎么发豆芽,不过没有动手做过,现在既然家里打算卖肥肠粉,发豆芽这事是势在必行了。
晚上清文回来,跟万氏说想吃她做的面疙瘩汤,儿子想吃,万氏马上就去灶房张罗开来。
面疙瘩汤做起来不难,把适量的水倒进白面里,用筷子搅成絮状,再把备好的菜粒,鸡蛋液倒进去,搅拌均匀,再放上调料,热腾腾,香喷喷的面疙瘩汤就成了。
高门大户里头都讲究个“食不言?,寝不语”,乡下人家没那么讲究,吃晚饭这会,往往是家里头最热闹的时候。
早上大人忙着要去做事,清文要去学堂,匆匆吃完就各自走了,中午更不用说,一家人分三个地方吃饭。
只有晚上这顿,全家都在,边吃边说着话,清文会讲学堂里的趣事,万氏也说说今天又听到客人说了什么稀奇事。
周明远话少,一般都是坐在一旁,端着碗,不时抬头看看说话的家人,嘴里露出安心的笑容。
清荷更是开心,每次看着这一幕,心里都暖烘烘的,这才是家的感觉啊。
晚上临睡前,她找了一把绿豆泡上,煮肥肠粉最好是用绿豆芽,绿豆芽口感爽脆清新,混着粉一起吃好吃又解腻。
第二天早上起来看了看,好些绿豆都已经破开了,泡得涨涨的,一颗颗饱满发亮,闪着光芒。
仔细挑出干瘪坚硬的铁绿豆,将完好的绿豆淘洗干净。
找了个竹蔑编的篮子,上头铺上干净的纱布,下面放上盆子接水,再把泡好的绿豆倒上去,均匀平铺,上头盖个干净的棉布,每天往上面浇三次水。
发豆芽不能见光,见了光的豆芽,吃还是能吃的,只是颜色发红不好看,味道也偏苦。
给绿豆浇了水就不用再管了,清荷琢磨着打听打听修房子的匠人,她可不是要像村里人一样随便起几间泥巴房,盖房子是大事,专业的事情就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她一个不常出门的姑娘家,镇上的人也不认识几个,除了陆大哥,就是宋书吏家的钟姐姐,这两人比起来,自然还是陆大哥跟自家更亲厚,大不了回头让娘多给陆大哥做几件衣裳感谢感谢他。
陆承泽隔三差五的就回来周家一趟,他说教清文武功,教清荷防身术,都是说到做到,算算时间,明后天估摸着陆大哥就会来一趟。
家里就两间卧房,人多了住着就不方便,早些把房子盖好,住着舒坦些。
隔天傍晚,陆承泽果然和周明远一家一起回来了,一到家万氏就进了灶房里做晚饭,念叨着要做点好吃的叫虎子补补。
“娘,还是我来吧,你忙了一天了,先去休息会。”万氏出了一天摊,清荷担心她累着。
“不用,我就煮煮粉条,其他的事情都是你大哥和你爹在忙。比起以前的日子可轻松多了,一点都不累,再说了在牛车上不也是歇息着嘛。”万氏割了一块腊